返回首页

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嘉宾探讨“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文脉水脉相融传承保护并重

时间:2023-11-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1月24日,2023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在宁开幕。围绕“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主题,多位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水科学、水文化研究人士参加主旨演讲,展开交流对话。

  总部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全球水博物馆联盟,是国际水文计划的旗舰项目,覆盖44个国家的100多座水博物馆。该联盟的联合创始人艾瑞贝托·尤里斯认为,河流如同流动的道路与文化,不同文明就是对不同河流水生态的适应,世界上每条大江大河都创造了其特定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他呼吁各地积极投身水文化发掘工作,有针对性地参与水博物馆建设,更好地展示、传播江河与城市、文化的渊源故事。

  浩荡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西南大学教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以川江流域举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地缘,催生出规模宏大的拉纤盘滩提驳场景、特殊地位的滩师角色、内容丰富的号子文艺以及特殊的地名群,滋生了特色鲜明的码头文化体系、江湖社会概念、饮食菜系等,打破了世界上大河文明多集中在下游地区的惯常逻辑,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化特殊性。

  长江下游的江苏段,以全流域2.5%的面积,集中了10%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名录11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为长江全线最多。“在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的多寡相差悬殊,且分区埋葬,这是5800年前最早的社会阶层分化实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介绍,这说明当时长江下游的文明进程正在加速,社会已显露出文明的曙光。

  热议大河灿烂文明的同时,不少专家关注江河孕育的城市发展。立足江河治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表示,水灾害多发、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退化,逐步成为制约城市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江河存在自然禀赋差异,要充分发挥各国在江河治理上的经验智慧,共同推动全球江河治理事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多地落实以防为主、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的新理念,成功防御了2020年长江、淮河、松花江、太湖和2022年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性或区域性大水。河海大学团队还通过技术输出,为邻国巴基斯坦编制特大洪涝灾害分析研判专报,提供防汛支撑。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拥有21.3%的国土面积、42.9%的人口和46.3%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但同时面临港口码头无序开发、化工围江、沿岸排污口与固废倾倒、旗舰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等发展与保护矛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介绍,2017—2022年,长江经济带完成减退港口码头岸线公里的自然岸线公里的城镇生活岸线%,其中江苏贡献突出,从2016年的峰值39%下降至3年后的26%。

  段学军认为,自然洲滩湿地岸线对长江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以长江干流中的江豚为例,它们更倾向于有自然岸线的区域。因此,自然洲滩湿地岸线应该成为长江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今年6月印发实施的《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将自然岸线率作为重要指标。“根据2022年的最新数据,江苏的长江自然岸线%’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自然岸线保育和生态恢复仍值得关注。”段学军建议,江苏要建立起省内的岸线保护修复考核机制,统筹各类核心指标,综合测评成效。同时探索科学划定长江岸线管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相关修复工程应从长江整体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角度考量设计,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11月18日,由市民代表、志愿者和生态摄影师组成的“江豚观察员”一天时间内,在南京13个观测点全部发现江豚的身影。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王丁指出,江豚保护仍任重道远。我国已建立8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应定期监测种群丰度和生存环境,有针对性地修复水岸生态。继续科学划定更多就地保护区,系统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