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乖(ɡuāi)嫩(nèn)可以这样理解吗?

时间:2023-08-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父亲动手打制了结实的书架和桌椅,备好一些笔和本,还添置了饮水机、咖啡机。然后又自掏腰包,买来千余册图书,还订购了几十种报刊。小林也拿出部分藏书来充实书屋,后来还帮忙在网上陆续购了些新书。

  小林在大学教书,两个哥哥在省城拥有自己的公司,他们都有闲置的住房,于是多次提出接父母进城享清福。父母却执意不肯,说是已习惯了乡村生活。他们七十多岁了,可精力旺盛得跟年轻人似的,除了侍弄房前屋后的两个菜园子,还养了一大群鸡鸭鹅。冬日里,母亲会腌制一些小咸菜,除了与邻居们分享,还拿到集市去卖。有一天,母亲在集市上跟小林视频,骄傲地展示她腌的辣白菜深受大家喜爱的情景。

  小林曾经逗父母说:“开办农家书屋,不仅操很多心,还要往里面添许多钱,这可不是一桩赚钱的买卖啊。”

  小林的父母喜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每次他们兄弟姐妹开车回家,总要张罗着做一大桌子好吃好喝的,跟过年一样热闹。返城时,父母一边往他们车后备箱里塞各种农家特产,一边追问什么时候再回来。

  小林心知肚明:开办书屋,是萦绕父母心头多年的夙愿。他们觉得自家儿女现在能有出息,必须感谢当初用功读书。所以,他们想让更多的村民爱上读书。

  以前,一到农闲时节,村民们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酒、耍牌、打麻将。如今有了个能读书的地方,还有免费的茶水和咖啡,村民们便越来越多地来这里开眼界、长见识,也聊聊大千世界里的见闻和感慨。有人还上了瘾,几乎每天都来。到了寒暑假,村里的孩子们也放下电子游戏,结伴来书屋阅读、写作业、学做手工艺品,有些勤奋、进步大的孩子,还能得到小林父亲奖励的巧克力和工具书。

  小小的农家书屋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场所,尤其是村里的一些老人,时常过来翻翻杂书,品品小林父亲研磨的咖啡,或接过小林母亲续上的茶水,话题一个个随意地打开,有回忆,有憧憬,还有对当下时事的点评……浓浓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清新迷人。

  德高望重的耿大爷90岁了,也时常过来。一天,他站在书屋门口,看到屋里众人读书的景象,忍不住感叹:“这才是新时代乡村该有的气象啊!”他盛赞小林一家人创办书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小林父亲谦逊道:“您过奖了。我们不过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乡亲们喜欢就好。”

  耿大爷却十分认真地说:“这件事情可不小,这是给村里增添书香气啊!以前穷,没有看书的地方,大家也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现在日子富了,空闲的时间多了,若不是有这样一个能读书的好地方,还不知有多少人沉迷打牌甚至赌博呢。”

  耿大爷说的是事实。自从有了书屋,村里爱读书学习的人明显多起来,村民们的言谈举止似乎也有了几分书卷气。

  寒假,小林带妻子和女儿回来探亲。尚未抖落长途奔波的风尘,父亲就给他布置了一项任务:这次要开两期公益讲座,给村里的孩子们传授一些写作知识。

  小林在大学里主讲的课就是创意写作,教孩子们写作自然不是难事。但父亲仍叮嘱他要好好备课,少讲大道理,要实打实地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讲座就在书屋里进行。那天,来听课的有本村孩子也有邻村孩子,还来了几位家长,父亲也坐在门口旁听。孩子们听得很专注,也很兴奋。听到大家都夸奖小林讲得好,说村里的孩子们能听到这样的课真是幸运。小林父亲则一脸自豪地应着:“他就是从咱庄稼院里走出去的,懂孩子们的心思。能帮到咱孩子们,是他该做的。”

  小林说,自己也为勤劳、热忱、慷慨的父母感到骄傲。一辈子崇尚读书的父母,开办的这个书屋,可说是村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也是一个诗意的窗口——可以从这里望向广袤的世界,也可以欣赏乡村的新貌。

  夜深了,众人散去,热闹的书屋安静下来。皎洁的月光穿窗而入,落在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刊上。小林父亲拨旺炉中的炭火,给儿子烤起了外焦里嫩的土豆片。顿时,一缕特别的香气,唤起他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儿时的小林家里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青黄不接时,只能靠瓜菜应对。但他仍有富足的感觉,因为父亲有两木箱子的藏书。那是个书籍极度匮乏的时代,在贫困的乡村里,那些书成为了小林兄弟姊妹们青葱年岁香甜无比的美味。正是那一缕缕的书香,浸润了他们,滋养了他们,将他们的人生之路引上了正轨。

  如今,小林的父母又将这一缕缕书香传递给了村里的人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领悟“天下风光在读书”的道理。有书相伴日月长——无论昨天还是今天,城里还是乡下,有书相拥的光阴,都是美好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